直播间兴起“代打电话” 主播称能赚钱但有点“擦边”******
直播间兴起“代打电话”:表白、整蛊、讨债……
主播称能赚钱但有点“擦边”
最近,“代打电话”在直播间兴起。网友只要打赏礼物,主播就可以提供“代打电话”服务。主播根据网友私信提供的电话号码、名字、想说的话,打出一通通电话。客户要求五花八门,有表白、送祝福的;有整蛊、讨债的;还有联系前任、测试男女朋友的。每个直播间,围观主播打电话的从一二十到几千不等。有人入行4个月挣了4万元,有的主播一天直播8小时,日入千元。律师表示,提供他人电话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;对于主播代打电话问题,因涉及内容不同,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不同;网友进行打赏委托,若主播实施违法行为,网友与主播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;平台也应肩负起应有的监管责任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
记者蹲守“代打电话”直播间 有人表白,有人测试男友
2月1日晚10点,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入一个代打电话直播间,主播是位年轻女生,长相甜美,声音温柔,微笑说着:“大家给我点点赞,想说的话私信发我,还有要打电话的吗?”直播间显示观看人数8586人, 点赞5.3万次。
评论区有人问:“打电话要怎么下单,送啥礼物?”
主播:“礼花筒排队,热气球插队,刷完把号码、姓名、想说的话私信发给我就可以。”
留言者:“男友一直不接我电话,你打一下,看他接不接别人电话?你假装是租客,要租房子,他是中介。”
主播:“可以的,送热气球立马打。”
直播间很快出现“热气球”特效礼物,主播接单并打通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,同时手机开了免提,几声提示音后通话自动挂断。主播告知留言者对方不接电话,留言女生回复称:“知道了,谢谢主播。”对于主播来说,打了一次,就算完成任务了。电话打不通也算一单,照价收费。
记者围观一小时,主播共拨打了14通电话。
主播:“您好,这里是留言电台,你的朋友说暗恋你三年了,你过得还好吗?”
对方回复:“我有男朋友,祝他幸福!”
主播:“您好,您的朋友托我给您打个电话,我这边是情感电台代打电话的。她说好久不见,想问问你最近怎么样?”
对方回复:“我都不知道你是谁。”
该直播间“代打电话”多以表白、道歉、测试为主。其间,有网友问:“朋友欠我钱,可以打电话让他快点还吗?”主播回复:“咱不打这种电话,去找催收,我们直播间不讨债、不骂人,文明直播。”
深夜近百位主播在“代打电话” 整蛊、催债,还有打电话催人挪车
深夜11点多,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“代打电话”,发现有92位主播正在直播,约80%为女主播。很多账号直接命名为“代打电话”,有的则添缀“情感电台”“情歌传声”等。代打电话的方式基本都是关注主播账号,打赏一个“墨镜”或“礼花筒”,人多的时候得排队,送“热气球”可插队(墨镜价值9.9元,礼花筒价值19.9元,热气球价值52元),把对方的号码、称呼、想说的话私信给主播即可,然后主播一一打过去。
打过去之后,主播会先告诉对方,这里是代打电话的,然后主播把打赏者想说的话跟对方说一遍。也有不少直接挂电话,以为是骗子,或者是没打通的。
除了送祝福、表白、道歉、整蛊、测试,有的“代打电话”主播还提供骂人、讨债、催人挪车等服务。
一位来自福建的主播,粉丝有2.8万人,直播间有上千人在线,一场直播点赞有5万次,主播在直播间透露,她一天直播八个小时,打100通电话,跟上班没什么区别。记者算了一笔账,按照一个墨镜10元来算,平台扣一半,主播能赚5元,一天打100通电话,利润就是500元。
“代打电话”的主播们,有全职也有兼职。有位在大学宿舍里直播的女生直接表明自己是“大学生,兼职赚零花钱,希望大家多多点赞”。记者发现,并不是每个“代打电话”直播间都很火爆,一个刚开播两天的直播间人数只有十几人,主播一直在跟大家唠嗑,半个小时都没接到单。
入行4个月,挣了4万元 主播:在平台其实算“擦边”
主播巷子(网名)从2022年10月至今已直播了112场。偶然一次网上“冲浪”,他看到别的主播在直播间帮人代打电话,觉得应该会有市场,于是开始尝试。他告诉记者,这不算新兴行业,只是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兴起,“早期电台就有这样的情感节目,热线电话打进去,主持人帮你打电话,把你不敢说的话传达出去。”
巷子说,帮别人打不敢打的电话,没有什么高深的套路,核心逻辑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。“一般都是表白、道歉、分手、祝福之类的,找陌生人帮你打电话,一通只要10块钱,不是很贵却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,下单人多也说明这块的市场需求还是蛮大的。”
巷子每天直播两三个小时,直播间人数从几十到几百不等,每次直播大概要打三四十通电话,4个月大概挣了4万元。“代打电话的主播时薪差不多在50元到200元之间,勤快一点、流量好一点的日入千元不成问题。”
巷子坦言,“代打电话”在平台规则里其实算有点“擦边”,他曾“因透露个人隐私信息或可能骚扰他人正常生活”的原因被平台封禁直播1天。“每个主播都有自己的底线,对于我本人来说,讨债、骂人的单都不接。‘代打’确实涉及到获取他人信息,但我不会非法使用这些信息。”
除了每天自己直播,巷子还教学生,上个月就收了七八个学员,每人收费几百元,教他们如何入门,“手把手教,我怎么做就教他们怎么做,一直到他们能独立直播,挣到钱为止。”他说,这行虽然门槛低,但想做好却不容易,“有一些运气成分在,这源于你直播间互动的内容,如果刚好你打电话过去,对话内容可以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,直播间一下涌进几千人都有可能,其实我们就是在直播间卖内容。”
律师:侵犯他人隐私权 主播、网友、平台承担不同法律责任
提供他人电话等信息是否侵犯他人隐私?整蛊、讨债、测试男女朋友等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,有哪些法律后果?主播、打赏的网友及平台需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吗?
对此,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咨询了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饶奋斌律师。饶律师表示,首先,提供他人电话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。其次,对于主播代打电话问题,因涉及内容不同,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不同。饶律师说,如主播多次对他人实施整蛊行为或测试男女朋友的,干扰他人正常生活,公安机关可处拘留或者罚款;如主播辱骂他人,对他人实施侮辱行为,公安机关可处拘留或者罚款,情节严重的则涉嫌侮辱罪或构成寻衅滋事罪,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;对于讨债类型,如主播接受委托进行电话讨债,未实施辱骂行为,属于民事纠纷,如果半夜拨打电话,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则构成骚扰,应当受到行政处罚。
饶奋斌律师表示,网友进行打赏委托,若主播实施违法行为,网友与主播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对于平台,如未落实主体责任,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,则可能面临被警告、责令限期改正的法律风险。
只顾讨好华盛顿,甘心充当“马前卒”,台延长兵役引岛内激烈批评******
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】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7日召开安全高层会议,拍板义务役延长为一年。蔡英文当天下午还罕见地针对“强化全民防务兵力结构调整方案”举行了记者会。联合新闻网称,这是蔡英文时隔744天终于再次召开记者会,创下新纪录。岛内名嘴纷纷炮轰蔡英文只会读稿而一直拒绝与民众沟通,嘲讽蔡英文“这次稿子终于背好了?”民进党前“立委”郭正亮认为,蔡英文之所以选择这个议题开记者会,是因为她知道美国在看,这是“美国要的议题”。岛内民调结果显示,高达75%的网民对台军维护“安全”的能力没信心。许多网友直接怒轰蔡英文:“你在位,难平安!”“战争边缘兵役延长,请问民众是要如何平平安安?”
时隔744天再开记者会
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7日报道,蔡英文当天上午在自己办公室主持岛内安全高层会议拍板“强化全民防务兵力结构调整方案”,中午邀集民进党团进行沟通。据报道,会议决定,义务役从2024年1日起改为1年,即从2024年1月1日起,年满18岁的台湾役龄男青年服役期将从4个月延长为1年。不过,确切细节将以公布版本为准。
27日下午3时30分,蔡英文专门为延长兵役举行记者会,这是她自2020年12月后时隔两年多再接受媒体提问。她称,调整兵役政策是“一个无比困难的决定”。她接着把责任“归咎”于大陆,还扯上乌克兰,声称“乌克兰人守护家园的意志令人感动”,“目前中国威逼情势更加明显……因此备战才能避战,能战才能止战”。蔡英文还假惺惺地称,“只要台湾够强,青年就不用上战场”。
台湾中时新闻网27日称,蔡英文此前公开接受媒体提问的记录一直停留在2020年12月12日,当时她出席“台湾战疫全记录首映发表记者会”,会后接受媒体采访,被问到中天新闻台遭下架、马英九指控言论自由倒退40年以及开放莱猪及核食进口等议题。之后,蔡英文虽陆续开过几次记者会,但都没有接受媒体记者提问,创下744天未开放采访的纪录。就连11月26日“九合一”选举民进党选情崩盘,她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,也没有接受记者提问,被外界讥讽是“读稿机”。
蔡英文27日举行记者会接受采访的消息一传出,岛内嘲讽声一片。国民党民意代表郑丽文27日在脸书发文嘲讽蔡英文“稿终于背好了?”她炮轰“蔡英文拒绝与社会沟通,只愿意读稿逃避人民(批评),任谁都没办法接受”。
郑丽文称,近年来,台湾问题一箩筐,每一项都攸关台湾安全,如今更连环爆出严重治安问题,诈骗、掳人案件频传,岛内基层公职人员“九合一”选举前更爆发“88枪枪击案”等,甚至还有黑道介入选举,每件事都跟民进党有关。但是蔡英文却如同“活在同温层”,一直拒绝与社会沟通,对国际政经变迁局势、台湾整体经济情势等议题“全都不闻不问”。郑丽文质疑,难道不是民进党仇视大陆的言论惹火对岸,现在提出延长兵役,居然要台湾年轻人“为你付出代价”?
“蔡英文的反省只剩记者会”,台湾“中华青年公共参与协会”理事长陈冠安27日在《中国时报》撰文称,一名民选领导人接受媒体采访会引发如此关注,其实正反映了当前台湾政治运作的悲哀。
“这是美国要的议题”
根据民进党当局的规划,台当局这次出台的“强化全民防务兵力结构调整方案”除了延长义务兵役的期限外,还包括其他一些内容。据台“中央社”报道,参与相关讨论的防务人士声称,这次兵力结构改革3大“亮点”:一是将兵力结构区分为主战部队、守备部队、民防系统、后备系统4大区块,明确防卫任务;二是导入美军等最新模块化训练模式;三是大幅调升义务役薪资,兼顾服役期间经济生活。防务人士透露,在这次规划中,未来由志愿役组成“主战部队”,担任海、空等安全任务;由义务役为主作为“守备部队”,负责守备、军事与民间重要设施防护与协力民防等任务。
民进党党团干事长罗致政27日声称,恢复到一年的义务役并非只是单纯将4个月的军事训练役延长,训练内容也会分为“实、量、新”三大块,“实”是实战化训练,强调实兵演练,可能会参加相关联合操演,包括“汉光”演习;“量”简单来说,现在4个月役期打靶子弹80发左右,未来一年义务役将至少打800发实弹;“新”是指操作新式武器,包括火箭弹、“标枪”导弹、无人机等新型武器的操作。罗致政称,根据预算,延长义务役后每年将增加约160亿元新台币的支出。
对台湾当局决定延长兵役,岛内议论纷纷。《中国时报》披露称,蔡英文当局本来不想宣布延长兵役,因为此举显然对2024年选举不利。不过,“延长役期是美方的要求,蔡政府咬牙也要推”。文章称,美国要求台湾强化军队后备战力,蔡当局只能顺从推动;美国要台湾增加防务预算,蔡当局照办;现在要台军恢复征兵,延长役期,尽管对选举有影响,但“蔡当局不可能违逆美方”。
与此同时,美国在台协会27日宣称,欢迎台湾最近针对征兵制改革的宣布,“彰显台湾对自我防卫的承诺”,美国“会遵循‘与台湾关系法’和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,持续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自我防御能力”。
民进党前“立委”郭正亮在中天电视政论节目中分析称,蔡英文时隔744天后选择这个议题举行记者会,是因为她知道美国在看,“这是美国要的议题”,因此她作出正式表态,表示“国安会议”通过了,“是我做出了决策”。郭正亮直言,因为蔡英文的剩余任期、2024选举都需要美国力挺,“这个议题一定要过关”。
“中广”董事长赵少康27日重申坚决反对延长兵役。他说,台湾不是美国的“半殖民地”。他质疑,“兵役延长一年就可对抗大陆吗?老百姓不能因政客的权力斗争而冤死”。
国民党“立委”陈玉珍批评称,兵役延长是民进党当局迫于美国的压力、被牵着鼻子走。她说,是民进党当局让两岸走到如今兵凶战危这一状况。如今民进党继续“选择错误的路,把赌注单押在美国一边,这是要让台湾变成‘特定国家’的马前卒吗?”
“你在位,难平安”
对于台湾当局宣布延长兵役,岛内各大媒体进行街头民调,询问民众,特别是年轻人的看法。据中时新闻网报道,许多年轻人在接受街访时纷纷炸锅:“蔡英文你就继续做梦吧,我们不想变成乌克兰”。还有年轻人称:“假设4个月(兵役)很废,放大到一年还是很废”“一年兵役感觉就是浪费时间”“进去也没什么事干,扫扫地、除除草,也没啥太大作用”。许多年轻人还到蔡英文24日平安夜脸书上“祝大家平平安安”的帖子下面留言。许多网友怒轰:“你在位,难平安”“延长兵役令台湾处于战争边缘,请问民众如何能平平安安?”
联合新闻网称,网络上年轻人一片哀号之声。一名网友称,他上高二的表弟所在班级男生已经在拟定“免役计划”,计划把60公斤的体重吃成100公斤,就为了躲兵役。台湾TVBS新闻网公布网络民调称,虽然台当局延长义务兵役,但仍有高达75%的网友对军方维护“台湾安全”的能力没信心。此前岛内媒体曾多次曝光台湾“草莓兵”,台湾士兵在遮阳伞下练习射击,台军两栖特战队“在室内游泳池练兵”,都曾引起舆论嘲讽。就连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也曾报道称,“一旦开战,台湾的‘草莓兵’难以抵御解放军”。
台湾《联合报》27日发表社论称,近两年,美国干预台安全政策日渐直接。美方借军售主导台军转为“不对称作战”,最近更通过国会立法,扩大台方采购额度并主导军售项目,蔡当局越发难以抗拒美方推销的武器。此外,有消息称美方将安排官员明年借“学人计划”进入台当局部门交流,此举也被解读为“监军”。更别说台积电被迫扩大赴美设厂规模,在美制造的先进制程芯片也提前推进至3纳米,引起民众忧虑“‘护岛神山’被掏空”。如今,美方又主导兵役延长,让人感到美国的手不断伸进台湾,把台湾变成其与大陆角力的马前卒。讽刺的是,蔡当局还自诩这是美国“挺台”。文章称,美国一边与大陆对话,同时逼着台湾延长兵役、强化防御能力,这是降低其地缘政治风险的两手策略。“问题是,蔡英文当局自甘成为美国的工具,满腹政治盘算,民众怎么会放心把子弟交给这样的政府?”(环球时报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